
【热门】教学计划集锦10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计划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计划 篇1教者:时常武 毛丽菊
日期:20xx年2月13日
课程安排:
周 次章 节课时
第一周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2
第二周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2
第三周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2
第四周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2
第五周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
第六周第三节 城市化 问题研究2
第七周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2
第八周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九周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十周复习第一章到第三章内容2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五一假期
第十三周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2
第十四周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问题研究2
第十五周第五章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
第十六周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研究2
第十七周第六章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第十八周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问题研究2
第十九周期终复习2
第二十周期终考试
实施过程: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教学目的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2、人口迁移的形式和原因
3、人口的发展如何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农民工现状
2、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3、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教学目的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3、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城市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城市内部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4、城市化所要经历的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特点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市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人们选择不同住房位置的情况
2、分析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
3、提出你选择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选择恰当位置的住房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4、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三、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是什么样
1、分析资料,了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收集当地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数据,了解适宜在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
2、为家乡的农业园区选择适宜的农业种类
3、根据所给的地图,描述出农业示范区的蓝图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三、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焦作市概况
2、分析焦作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
3、探讨对策,寻求解决焦作市城市转型的途径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的: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自行车现状
2、分析北京市交通拥堵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3、发表意见,探究北京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
使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学生初不建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念
教学计划 篇21、时间安排: 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 ……此处隐藏7720个字……――结论――应用”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结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结构。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5、注意发展儿童智力,培养能力。
6、注意与其它年级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 基本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教学计划 篇8为了全面落实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真正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经学校 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我校在本学期将继续进行“增进交流、深化改革”为主题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为此,特制订本计划。
一、活动安排如下:
(一)开放时间:20xx年x月x日
(二)开放年级及科目:三年四班英语
(三)听课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可根据所学专业对口听课,也可以跨学科听课;兄弟学校教师、本校教师及学生家长。
二、活动内容及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戴文
副组长:赵林 张汝涛
组员:毛艳梅 田宝军 各教研组长
(二)召开两个会议
1.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明确教学开放日的目的和意义,使其成为本次活动的骨干力量,发挥各教研组长的带头作用。
2.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要求任课教师要重视本次活动,以本次活动为动力,推动各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3.三种类型的教研课一并进行。结合我校的教研活动,在教学开放日这一天同时开展三种类型的教研课,包括公开课、实践课、示范课。
4.抓好评课工作:
(1)讲课教师先自评
(2)本校教师集中评课
(3)领导参与评课
(4)外校教师交评课稿
(5)家长听课后交交换意见稿
总之,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必须推动我校的教育
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学计划 篇9一、指导思想
通过安全教育,人学生学到一些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学生情况分析
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3、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三、教学措施
1、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印发的有关安全教育的各种规章制度,增强学生学习、执行规范守则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认真上好每一节安全教育课,力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围绕“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这一主题,开展上学、放学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上学或放学回家的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玩耍及做游戏,要沿马路边缘行走,不随意攀爬马路边的树木及后坎,不随意横穿马路。
4、将安全工作纳入班级管理中的常规工作,切实抓好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教学工作。
5、强调课间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过道追逐打闹,有秩序的进出教室,不随意上教学楼的二楼、三楼,不爬球杆、铁门、围墙等。
6、不能带刀或其他尖锐器物等危险物品进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刀、剪等,不在校园内玩水、玩火等。指导学生扫除,监督学生注意安全。
7、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随时针对一切突发事件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同时强调学生不做危险性游戏,课间休息注意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和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撞伤。
教学计划 篇10一、指导思想
从这一个学期开始,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所以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先从兴趣着手,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具体的安排如下:
1、 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一章 测量
本章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习。
1. 让学生知道国际单位、长度的单位;
2.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3. 体积大单位和换算;
4. 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二章 电的初步知识
本章讲了静电现象和简单电路
1.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2. 知道使小灯泡发光的必要条件;
3. 知道一些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电路图;
4. 理解电路的连接方法:串、并联电路
5. 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
第三章 电和磁
本章介绍了磁的现象
1. 知道磁体的感念和两种磁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知道磁场现象的存在和两种磁体的磁场情况;
3. 知道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右手螺旋定则。
第四章 热和冷
本章介绍生活中的温度现象
1. 知道温度的概念和划分方法及测量工具;
2. 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并实际操作;
3. 知道热胀冷缩的现象;
4. 知道热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 物态变化
本章介绍的是物质的三种变化
1. 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
2. 理解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和特点;
3. 理解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变化过程和特点;
4. 理解相反的变化过程:液化、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和特点
第六章 简单光现象
本章介绍光的基本特性
1.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3. 知道平面镜成像,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4.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发生折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