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5-11-03 08:50:27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进一步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天气方面的知识、太阳月亮星星方面的知识、力和光方面的知识等等。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引导,端正其科学学习的态度,力争使同学们都达到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分四个单元,12课,还有一个专项学习。

第一单元 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包括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常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单元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目的是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第二单元 玩磁铁,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磁铁的磁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铁总是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通过阅读材料和收集资料,懂得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第三单元 土壤与生命,分为三课内容,分别为《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土壤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也孕育了生命。本单元的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实验和记录,交流研讨各自发现,从而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知道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

第四单元 打开工具箱,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学会初步学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利用这些公共工具动手实践,制作一个小温室,激发学生研究工具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注重引导学生同伴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从而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学生从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这个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动手动脑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

2、认识新材料的神奇,了解新材料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和镍。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空隔物吸铁,明白磁极吸力最大、磁铁能够指示南北,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5、引导学生通过自制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一系列特性,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6、引导学生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土壤中的小动物等一系列活动,了解小葱和蚂蚁等一些动植物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7、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动物植物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和土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8、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动手制作一个小温室。

9、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及其发现。

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教学时常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知识储备,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养成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习惯。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改进。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力与形变”、 “春和夏”、“土壤与动植物”、“位置与方向”和“我们的校园”五个单元组成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本册共有14课:《推力和拉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伸缩的橡皮筋筋》、《春天来了》、《做个绿色小使者》、《炎热的夏天》、《寻找蚂蚁的家》、《给小草安个家》、《种豆子》、《描述方向》、《确定位置》、《做个小导游》、《制作校园模型(一)》、《制作校园模型(二)》

本册主要围绕七个主要科学概念,将物质科学中的力的作用以及位置和方向、地球与宇宙科学中的季节变化现象以及土壤与动植物、生命科学中的植物生长、技术与工程领域中的工程设计思想的部分内容设计为“力与形变”、 “春和夏”、“土壤与动植物”、“位置与方向”和“科学擂台--我们的校园”5个单元,力求从学生的视野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习活动。

二、学情分析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 ……此处隐藏22269个字……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八、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4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指导学生了解常见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的家,各种动物的家,以及家的历史与未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一些生活技能。

二.学习方法

探究式式学习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研究的问题,根据对问题的分析设计研究方法,自己想办法获取与问题有关的事实或资料,通过独立思考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在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的基础上,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创造性学习学习过程中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不重复别人的.观点,并敢于质疑同学,教师书本中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与设计

本学期的主题:观察动物,我们的家园,玩具,

活动安排:观察常见动物的外形,帮助动物找到生活的地方讲述蚂蚁的故事,到室外观察蚂蚁,观察蚂蚁的外形,制作蚂蚁模型。

捉蜗牛,养蜗牛,观察,记录蜗牛的生活,讲述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了解蜗牛更多的秘密。

1 / 2

观察金鱼的身体,饲养金鱼,介绍你喜爱的动物,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举办关爱动物的宣传画展。

2 / 2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

本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贴近儿童生活现实,符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基础简单的科学活动为学生探索活动的主题,注重科学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位,做到了“生活经验”在内容综合化的指导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让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特殊计划如下:

1.分析所教年级学生的现状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有五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程改革后的学生。虽然他们的视野相对开阔,但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听力技能相对不如课程改革前的学生好。课堂上看起来非常活跃和活泼,但学生们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当他们开始实验时,他们经常玩,而不是有计划和有目的玩之前找到一种方法。

因此,学生们经常在课堂上表现出,在玩完之后,他们会问三个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程应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并对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项培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本学期,我想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从小生产、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程的新课程标准,合理运用电子教育媒体,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实施科学课程的新课程标准,使科学教学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本书25课。知识可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扩展到了解身边熟悉常见的事物。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索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走近科学",我初步意识到周围到处都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学生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事物”为了引导,进一步了解周围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学生体验科学提供关键。

3.天气和我们的生活:(10-14)课程“学生亲身体验天气"为线索,开展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索活动,增强学生观察周围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愿意探索周围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索科学可以从周围的科学现象开始。

4.水的科学:(15-19)课‘‘学生对水的现有认知"为了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水的美,了解水的三种状态,了解水物体的起伏,比较水的数量,了解水的压力,逐步推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索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成分,我们需要新鲜空气。

6.(23、24)课程“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了线索,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运用科学探索方法和现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相对简单的设备拆装、简单的工作原理探索、中期植物种植、植物外部特征和生长观察,以及生活中其他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和理解,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实践能力,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实践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技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的特点出发“学生的生活经历"将线索切入基本规范的科学探索活动。以教材为主“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主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不仅注重知识教学,更注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和我们周围的空气。

难点:让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索为核心,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探索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都有自己的重点,从容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出发,以实验为主,以社会实践为辅,努力让学生通过电教媒体重现课程中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思考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撰写观察报告。同时,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和过程培养。

2、教学改革理念: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将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各占50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日常生产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让学生做,看,思考探索科学知识,在科学过程中学习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第1课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

第二周 第2、3课 第十二周 第13、14课

第三周 第4 、5课 第十三周 第15、16课

第四周 第6、7课 第十四周 第17、18课

第五周 第8课 第十五周 第19课

第六周 第9课 第十六周 第21、20课

第七周 第11、、10课 第十七周 第22、23课

第八周 第12课 第十八周 拆装玩具

第九周 机动 第十九周 科学探索的故事

第十周 复习 二十、二十一周 机动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