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查报告

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时间:2025-10-04 04:34:30
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为习惯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一直是我校的特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低年级抓起。20xx年xx月我们加入学校《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的课题研究,确立了子课题《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为了了解我们班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寻求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特进行本次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本次重点调查一年级一(1)、一(2)两个班。发放83分问卷,回收83份,回收率100%。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

本次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问卷,分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5部分。

三、调查结果

文明礼仪习惯

1、你见到教师能主动问好吗?

能主动问好(96.4% )看见别人问才问(3.6% )低头走过( 0% )

2、你与别人交流时能使用“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吗?

经常使用(71.1% )偶尔使用(28.9% )从不使用(0% )

3、你说过脏话吗?

经常说( 0% )有时会说( 28.9% )从来不说( 71.1% )

4、课间,你会在走廊追逐打闹吗?

经常(2.4%)有时(31.3%)从不(66.3% )

5、听到升旗的国歌响起时,你是否立正敬礼?

主动立正敬礼(91.6% )需要提醒(8.4%)做不到(0% )

卫生行为习惯

1.你有没有乱扔垃圾?

经常这样做(3.6% )没有经常这样做(66.3%)有时这样做(30.1% )

2、在地上发现脏物能主动捡起吗?

赶快捡起来( 53.0% )有时会捡起来(45.8% )装作没看见( 1.2% )

3、每天来到教室,你会擦书桌和椅子吗?

经常擦(32.5%)有时擦( 41.0% )从来不擦(26.5% )

4、你的红领巾是否每天都整洁干净?

每天都是( 62.7 % )大多时间整洁干净( 36.1% )偶尔整洁干净( 1.2% )

5、你爱去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零食吗?

经常去( 0 % )有时会去( 15.7% )从不去( 84.3% )

生活行为习惯

1.你每天的零花钱在(不含交通费)

一般没有零花钱( 69.8%) 1元以内( 15.7%) 1元以上( 14.5% )

2.用完水电后,你会自觉关开关吗?

会(88.0%)不会(1.2%)有时会(10.8%)

3.你有没有在桌椅上乱写乱画?

有过(15.7%)没有(83.1%)经常乱写乱画(1.2% )

4.自己的事情你能自己做吗?(如洗脸、刷牙、削铅笔等)

完全自己做( 55.4 %)自己做一些( 37.3% )大部分家长帮着做( 7.3% )

5、每天在家看电视的时间

平均每天不超过半小时( 44.6% )平时不看,只有周末或放假每天看两三个小时(30.1% )每天都看得舍不得离开( 25.3%)

道德行为习惯

1、遇见有困难的人时你怎么做?

主动帮助( 60.2 %)有时帮助( 38.6 %)从不帮助( 1.2%)

2、你和同学发生冲突时怎么做?

能谦让( 54.2 %)和同学理论( 42.2 % )动手打架( 3.6 %)

3、同学有错误时你是怎么做的?

主动帮助他( 89.2 %)视而不见( 10.8 %)笑话他( 0 %)

4、你做错事了能主动承认吗?

主动承认( 56.1%)教育下承认( 33.7% )不承认(1.2%)

5、你捡到东西之后怎么做?

交给老师( 91.6%)交给家长( 8.4%)自己留着( 0 %)

学习行为习惯

1、上课前,你能作好准备吗?(如准备好教科书、文具,上厕所等)

能( 91.6%)不能( 1.2 %)在老师或班干部的督促下能( 7.2% )

2、课堂上,你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吗?(比如举手发言,和同学讨论等)

会( 47.0%)不会( 4.9 %)有时会( 48.1% )

3、你能主动认真地完成作业吗?

主动认真完成( 57.8%)被督促完成( 42.2% )不完成( 0 % )

4、你能完成作业后主动检查并修改吗?

主动检查并修改( 22.9%)有时检查修改( 52.7 % )从不检查( 14.4 % )

5、关于课外读物的阅读:

经常阅读( 33.7 %)偶尔阅读( 61.4 % )不阅读( 4.8% )

四、问题分析与思考:

1、在文明礼仪习惯方面

(1)在尊敬师长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做得很好。从96.4%的学生见到教师能主动问好这一数据便可看出。

(2)和别人交流时不注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调查显示,有28.9%的学生在与别人交流时只是偶尔使用,有28.9%的学生有时会说脏话,这说明他们对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

(3)课间不注意文明活动的现象时有存在。有66.3%的同学在课间从不追逐打闹,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课间不注意文明活动、文明游戏,追逐打闹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大多数学生爱国意识强烈,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但仍有8.4%的学生在听到国歌响起时,需要提醒才知道立正敬礼,这还需要日后强调和训练。

2、在卫生行为习惯方面

(1)缺乏卫生公德意识,在卫生行为上比较被动。有30.1%的学生有过乱扔垃圾的行为,同时,只有50.3%的学生见到地上有脏物时能赶快捡起来,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自觉地卫生意识,在卫生行为上不够积极主动。

(2)部分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每天来到教室,只有32.5%的学生能坚持擦桌椅,红领巾每天都能整洁干净的学生有62.7%,这说明,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意识不够强烈。

(3)少部分学生的饮 ……此处隐藏2035个字……、反感口出脏话等。特别是在文明有礼意识方面,94%的学生认为:勤劳、善良、诚信、知礼、守纪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品德,9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具体见附表一)等。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具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思维和意识也正在建立。当然,还有30%的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35%的学生有时在桌椅上乱写乱画,21%的学生有时乱扔垃圾,等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和学生当前的身处的社会环境有关: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娇惯、做事随性。所以,文明礼仪习惯虽然被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认同,但我们还要看到不少学生行为中的痼疾,以有效的活动改善部分不良行为,以营造更和谐的文明氛围。

(二)学会感恩应落实在行动上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享用父母给予的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合理,是否想到回报、是否体谅家长的辛苦和困难可能就需要提醒和感悟的过程。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不仅是小学生要养成的行为习惯,也应是每个公民该有的品行。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60%的学生表示孝敬父母,51%的学生经常向长辈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56%的学生经常帮爸爸妈妈做事等,98%的家长也认为孩子从没因某种原因嫌弃父母。这些数据显示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传承了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和长辈的美德,对父母的.教养之恩心有体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18%的孩子对父母或长辈说的话不冷不热,44%的孩子认为孝敬父母不够,15%的孩子不知父母的生日等,这些现象表明学生还有许多学生对父母的教养之恩缺少感激,更少有回赠的行动。如57%孩子只对父母偶尔说过“我爱你”“您辛苦了”之类的话,30%孩子在一家人一起吃饭时,只管自己,不顾别人,等等。所以,要学会感恩,哪怕是一句问候、一时聆听、一个动作都是对父母的莫大安慰。

另外,本次调查显示:58%家长认为孩子缺乏感恩意识,最原因是家庭教育,70%学生表示平时有了大家都喜欢吃的东西时,父母都是让他们先吃,而不是让长辈,可见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会感恩的关键。

(三)良好的成绩不等于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优裕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们的知识面广阔,文化课成绩总体提高。这种较高分数的文化课成绩是否表示现在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调查显示:36%的学生表示早晨到校后,不能自觉早读,25%的学生只是有时能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书桌,22%学生有时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40%学生有时能在课堂上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等。29%家长认为孩子每天晚上整理书包时,需要父母提醒。这些表明很多学生不仅在生活上依赖父母和长辈,学习上也不能独立完成学业,更不用说勤学善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了。

(四)勤俭节约习惯应注入时代的内涵

物质生活提高可能使许多人忘了勤俭节约的传统家训,更不用说小学生了,他们面对琳琅满目的物品总是难以自持。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从爱惜物品、热心公益、环保等方面入手可能更符合现实。

调查显示:94%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节约,90%以上的家长支持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支持孩子参加学校打扫卫生;而80%的学生零花钱都用在购买学习用品,95%的学生学习用品坏了才更换,56%学生能够把平时购物使用的塑料袋留下备用,等等。这些数据显示我校大多数学生已初具有环保节约的意识和习惯,绝大多数家长也十分注重孩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而将这种良好习惯推广乃至升华,在社会公益方面多多尝试和涉足可能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

(五)诚实守信教育应树立成长典范

文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关注人们的诚信度,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也为一个人发展搭建进步的阶梯。童言无欺,孩子最初都是诚信的模板,能否保持纯真,后天的环境非常重要。

调查显示:我校80%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较高的诚信度,93%的学生捡到东西会交还失主或交公,91%的学生认为好朋友犯了错误,老师调查时会如实说出,等等。这些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但是调查中还发现:30%孩子认为父母答应你的事基本能做到,60%孩子认为父母答应的事大部分能做到,40%孩子会因做了错事怕父母责备而有时撒谎,56%的家长有时翻看孩子的日记、书包,等等。这些数据说明父母相信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是孩子摒弃谎言、言行一致的先决条件,而父母和长辈树立的诚信模范更是孩子诚信的航标。

四、总结反思

归纳以上分析及调查的实际环境,笔者认为,本次调查是我校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习习惯、勤俭节约习惯、诚实守信习惯等方面较为真实的现状。因学生问卷在班里填写,是否有些学生因其他因素没有如实填写也需考虑。作为课题《“经典诵读写”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的一个支持,我们还要关注本次调查中一些这样的数据,如:20%学生在家里或学校很少或不读课外书,37%的家长每学期为孩子买0—2本课外书,只有15%的家长为孩子买我国古代经典,等等。

行为习惯调查报告3

一、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旨在养成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这个调查的目的是希望了解同学们的行为习惯基本情况,然后我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情况,为以后的引导提供合理的数据分析。

三、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

四、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的对象是五二全班学生,发放问卷的30份,分两次发放,回收30份,有效数量为30份,回收比率100%。

五、数据汇总

2.学习习惯优秀38%良好53%一般7%不良2%

3.道德品质优秀64%良好35.4%一般0.6%不良0%

4.劳动习惯优秀36%良好53.5%一般9.5%不良1%

5.卫生习惯优秀48.3%良好25.9%一般20.8%不良5%

六、结论

1.学生规则意识的自主构建日趋成熟。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待改善。

2.影响学生规则习惯有效形成的情绪因素占主导。

3.学生规则意识、规则情感和规则意志等心理品质的深度生成。因而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工作中时常出现令教师非常尴尬同时也是非常困惑的局面。

4.学生遵守规则的行为呈现出被迫性特征,即便在遵守规则有一定自觉性的同学身上,也因为有时某种关系环境的偶尔“失和”,出现令人匪夷所思的`违反规则行为问题

5.由于受到各种情绪障碍的困扰,有近6%的学生出现了行为的偏差,概括表现为“攻击性行为、任性、自私、孤僻、注意力分散、意志薄弱”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他们规则意识非常淡薄,非规则性行为时有发生,对学生规则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产生着不利影响,成为学校德育教育有效性、针对性和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6.以上调查分析反应,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坏习惯,高年级学生自私,散慢,自理和自控能力差的形状令人堪忧。

《行为习惯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