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学计划锦集9篇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计划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学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扎实推进课改进程,全面实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努力开创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改教研。
(二)悉心指导,优化服务,规范语文教学常规管理。
(三)加强特色,有效开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具体工作: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改教研。
1。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继续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扎扎实实开展语文“组内课”、“课改课”“校级研究课”等活动。全体语文老师共同参与课前的教学设计讨论,做到几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教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题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全体语文教师参与观摩、评课,使课改工作更上一台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全体语文教师应树立科研兴教思想、自觉参与教科研实践活动与校课题的研究活动。
3。继续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教研评比活动,争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得好成绩。
(二)悉心指导,优化服务,规范语文教学常规管理。
1。规范和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
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规范和加强语文教学“六认真”工作。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集体电子备课,加强指导、规范和检查。配合学校课堂教学考核小组开展“随堂听课”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定期进行学生作业和学生辅导工作检查,老师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老师要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补差提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根据学校要求, 定期分年级检测学生语文水平,安排好出卷、批卷、质量分析、反馈等工作,进一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加强特色,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古诗文诵读。
围绕学校“诵读经典古诗 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特色,继续开展古诗文背诵活动,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背诵“新课标”里小学生必背古诗,同时有所拓宽,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⑴规定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一、二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三、四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五、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年级组长根据上学期学生《古诗文诵读本》的背诵情况,确定本学期背诵内容,再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大致数量如下:
一年级: 5篇 二年级:15篇 三年级:20篇
四年级:25篇 五年级:30篇 六年级:40篇
⑵规定每周周五的早读课为古诗文诵读课,要求带好《古诗文诵读本》,认真诵读,做到抑扬顿挫、有韵有致。每周老师给学生讲讲本周要背的一、二首诗的意思,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⑶期末严格对照各年级必背古诗目录,抽查每班学生的古诗文背诵情况,(不得随意改变抽查范围,影响别班成绩)记录抽备情况,根据抽查结果评选优胜班级。
2。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也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本学期,我们配合学校德育处,继续开设语文阅读课。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与检查,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3。写字教学。
常抓写字教学,不仅是低年级要重视,中、高年级更要重视。全校学生练字,一、二年级练写铅笔字,三——六年级练写钢笔字。语文老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到时间保证,指导到位,努力使学生的字写得规范、美观。
4。作文教学。
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语言潜力,使学生把在阅读中获得的语言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并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使学生的素质更优化。全体语文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上规定的每学期7—8篇习作。另外,还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8篇以上小练笔,精心辅导学生抓住机会,参加各种征文比赛,踊跃投稿,争取多发表,鼓励学生热爱文学,提高写作水平。
5。综合学科竞赛。
在上几届毕业班综合学科竞赛中,我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总结经验,认清形势,组织六年级继续开展赛前培训,做到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有计划地精心培训,争取再创佳绩。。
四、每月工作重点:
9月份:
1。制定语文工作计划、课外阅读计划、组内课改课计划、校级教研活动计划。
2。各年级、各班启动计划上安排的活动。
3。9月22日,“六认真”抽查。(查电子备课、说课稿、学生作业、辅导记录)。
4。布置学生作文参赛事宜。
10月份:
1。参加全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2。完成各班征定语文练习光盘的各项事宜。
3。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校级选拔赛。
11月份:
1。期中测试。
2。参加市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和竞赛活动。
3。参加区教研室语文教材培训活动。
4。参加淮安市语文骨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12月份:
1。古诗文背诵抽查。
2。“春蕾杯”作文大赛。
3。集体备课抽查。(查教案、说课稿、授后小结、学生作业)。
4。组织二年级整班铅笔字比赛。
5。组织六年级综合比赛
元月:
1。期末总结。
2。期末考试。
3。参加市语文骨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小学教学计划 篇2一、本班学生状况:
我班学生有51名,经过一年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但其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对此,四年级的科学教材对学生的科学探 ……此处隐藏13623个字……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提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小学教学计划 篇9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1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四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三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三、体育课教学常规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6、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引导课,体育常识,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第二周1、队列队形;2、游戏:穿过小树林;
第三周1、基本体操;2、游戏:守卫红旗;
第四周1、基本体操;2、游戏:报数比赛
第五周1、基本体操;2、游戏:春种秋收;
第六周游戏课:1、穿城门;2、夹球接力;
第七周1、技巧:前滚翻起立接球;2、游戏:绑腿接力;
第八周1、技巧:不同开始姿势的前滚翻:2、复习前滚翻
第九周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第十周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第十一周1、韵律活动;2、走:各种姿势的走
第十二周1、队列: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第十三周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第十四周1、劳动模仿操;2、游戏:迎面接力
第十五周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第十六周1、队列:走圆形;2、十字接力
第十七周1、队列;行进间走;2、复习韵律操;
第十八周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