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陶艺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陶艺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陶艺教学计划1一、活动目的:
通过陶艺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手工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创作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由美术老师调整一节美术课专门作为陶艺课进行。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4、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珍惜泥巴。
三、活动内容:
1、以泥巴制作为主,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泥塑常识知识。
2、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3、进行手工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小学陶艺教学计划21、通过学生参与陶艺制作、学习、探究,认识陶艺这门学科,从而培养学生对陶艺学科的热爱。
2、让学生在掌握技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参与创作、尝试创作、学会创作,从而感受到创作带来的喜悦和成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3、学生在参与陶艺学习、制作、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卫生、节约泥料的良好习惯。
4、通过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在陶艺教学上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
教学设想:
本学期教学内容围绕陶艺的`三个基本技法展开教学:捏塑、盘条、泥板。
教学对象:
本学期陶艺课分别在小学部二年级、中学部预备年级,小学部开设2个月,中学部为一学期:教学内容安排:
单元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第一单元
第一周
陶艺入门课
2课时泥
第二周
泥球游戏
2课时球
第三周
小碗变变变
2课时游
第四周
动物世界
2课时
戏
第五周
泥球创意制作
2课时第二单元
第六周
搓泥条、盘花纹
2课时灵巧
第七周
有创意的相框
2课时多变
第八周
可爱的杯子
2课时的
第九周
泥条盘做的画
2课时泥条
第十周
创意泥条设计
2课时第三周单元
第十一周
制作泥板——风铃
2课时变化
第十二周
泥板刻绘
2课时无穷
第十三周
泥板压印
2课时的
第十四周
泥板人物面具
2课时泥板
第十五周
泥板——书桌上的用具2课时
第十六周
泥板创意制作
2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
整理学生作品
烧制教学成果展示:
1、每节课将每位学生的作品以照片的形式收集好、学期末将照片进学生成长记录册。
2、将有创意的作品,请注意留下,并晾干烧制。
小学陶艺教学计划3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现在的美术不仅仅体现学生能画几幅画,随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推行,原来的美术教育就显得过于狭义,我们美术教育必须在这场新课程改革中前进。我认为美术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加其内涵和表现形式。不仅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对其注入新的活力。结合地方资源的优势,我本学期尝试性地在部分班级开展了陶艺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于陶艺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已初步显示出了她的魅力,学生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锻炼。那么陶艺教学有什么好处呢?结合我本学期的一些教学经验来谈谈怎样进行陶艺教学。
一、让学生了解传统的制陶工艺和悠久的陶艺文化。
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于长盛不衰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经历了近万年的发展已经趋为完善,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事物。中国的陶艺曾经长期影响着世界陶艺的发展,但近代却落伍了,特别是陶艺教育。从我们“荣昌陶器”的兴衰也不难看出我国陶器的发展。据现有史料记载,“荣昌陶器”在明清时期就已名扬于世,与江苏宜兴、云南建水、广西钦州的陶器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文明历史。“荣昌陶器”以荣昌独特的紫砂类红,白色陶土烧成,胎体亦为红、白色,胎薄,质坚,类瓷。多为工艺陶和日用陶,以泡菜坛、罐、茶壶等著称,是“荣昌陶器”的精髓。在上世纪60、70年代产品大量出口欧洲、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几百年来,“荣昌陶器”独具地方特色的创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使之享有“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磐”的美誉,为中国陶艺史和中国工艺美术史增添了不可缺少的一页。
国外的陶艺教学实践证明,陶艺教育使儿童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天地——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自我,丰富想象力,拓展创造性思维。既然陶艺教学有如此优点,我们就更应该利用本土资源发展陶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的前阶段,讲述了陶器的.一些历史,并且让学生们欣赏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和陶器实物,了解了陶器的整个生产过程、品种。这样使儿童更有好奇心和制作的欲望,儿童们渴望用双手去制作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去表现心中的世界。
二、用创新观念来引导陶艺教学。
我们必须要把创新思维融入到陶艺教学之中去,使其充满活力。我先引导学生进行泥塑,开始学生们都有极大的新鲜感,因为孩子们有爱玩泥巴的天性,大家开始随心所欲地捏一些造型奇特的人物、兽,但是在造型、方法、内容上显得很单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又能突破陈规,又能创新,从而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呢?要让学生逐步了解陶艺,热爱陶艺教育,并且确立学生为主体。学生和老 ……此处隐藏7679个字……海波
小学陶艺教学计划10一、教学目的
通过为期10次课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和装饰技法、了解陶艺的工具特点、体验熟悉陶泥的特性,使学生通过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自己动手制作出成功的作品。
二、教学要求
首先,从简单的制作手法入手,由浅入深的讲授制作陶艺的过程、工具的性能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指导
1、结合陶艺作品欣赏(图片、实物),使学员感受陶艺作品的美,提升学生感受泥塑工艺和现实美的能力,使之眼界得到开阔。
2、通过作品欣赏、教师示范、课堂练习(教师指导)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计划。
四、工具、物料准备
陶泥、修陶工具、抹布、袖套、围裙
五、课时安排:每节1。5小时
六、课程设置第一课:基本手法:
1、团圆(球状成型法),如:皮球、七星瓢虫、雪人、地球、太阳、毛虫、西瓜等。
2、搓泥条(泥条盘筑法),怎样利用手心把泥条搓长而不断(掌握干湿度),掌握运用泥浆粘合技法是,使泥条与泥条之间粘接牢固,平整光滑,制作出各种造型。如:蜗牛、蛇、花瓶、小盒子、花篮、笔筒、水杯等。第二课:手捏法:
运用左右手协调动作,制作自己所喜欢的作品,让学员充分发挥想象力捏出各种形态生动的动物造型,如:鸭子、天鹅、小鱼、茶壶、章鱼、企鹅等。第三课:泥板成型法:
运用工具把一块泥压扁成一块泥板,薄厚一致,如:泥板刻字、刻画、压花,基本圆柱体制作,如:水杯、笔筒、方形器皿、自由形容器等。第四课:泥板堆画(组合法)面具、向日葵装饰画第五课:风铃、花盆(组合法)第六课:卡通人物、小象(组合法)第七课:向日葵装饰画(组合法)第八课:果篮、笔筒(组合法)第九课:长颈鹿、小象(组合法)第十课:自由创作
七、辅助教学
图片、作品实物欣赏,调动学员积极性。
八、教学成果展示
1、学生作品阶段性成果展示。
2、优秀作品展览。
小学陶艺教学计划11陶艺是我们对世界文化的一份蕴涵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贡献,备受世人的关注。教育部在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已将陶艺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内容。我们学校在生活实践基地特设了陶艺教学,并将陶艺课程列入校本课程,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让学生在创新的快乐中得到熏陶和提高。
一、潜心开发校本课程
1、建立陶艺基地
学校为陶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在生活实践基地设有陶艺教室,备有转盘、竹刀、操作台、电窑等硬件设备。还专门聘请了宜兴的陶艺老师来给学生上课,使陶艺课程的开发从技术上、资金上、人力上得到了保证。
2、制定陶艺课程目标
学校制定出了陶艺课程的实施纲要,从三维目标中分层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课程目标:
(1)让学生走进陶艺世界,全面了解陶艺,亲手创作陶艺。
(2)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激发创造性。
(4)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进一步开展陶艺教学研究提供了阵地,有利于学校、教师探究陶艺课堂教学的策略,寻求陶艺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实施陶艺特色教学
1、根据年级特点,实施分层教学
低年级:初步感受陶艺文化,了解基础知识,进行简单雕塑艺术的教育——象形捏塑,能制作粘接成型的物件,培养学生对陶艺的情趣。
中年级:了解器皿的结构种类,能制作紫砂花盆、笔筒等简单器皿,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高年级:掌握紫砂刻绘的方法,学习刀法、刀具的运用,能进行陶装饰品的刻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审美、爱美的情趣,从装饰人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我们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增进了学生对陶艺文化和陶瓷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相关的制作方法和技能,学生将自己的'陶艺作品带回家后,深受家长赞誉。
2、实施特色教学,培养学生素质
(1)了解陶艺文化,开拓学生视野。“玩泥”是小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但这样的活动却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开始懂得美,开始喜欢艺术。在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搜集图书和实物欣赏陶艺作品,如宏伟的兵马俑、绚丽的唐山彩、高贵的白瓷及现代陶艺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请陶艺方面的专家,讲解陶艺知识,学生们还上网查询,下载相关资料,设计小报,互相交流欣赏。在众多活动中让学生感知陶瓷的艺术美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拓了视野。
(2)进行陶艺创作,培养创新精神。我们强调活动参与和过程的学习,主张知识要由学生经过探索和思考,自己发现、发展认识能力来获取。在学习制作过程中,陶艺老师为学生创设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体验陶艺整个的创作过程。老师教给了学生基本的泥条泥板成型、徒手捏制法后,通过组织讨论,尝试操作诸环节,激发学生思维,学生以小小陶泥为载体,或捏、或压、或卷、或叠、或雕,无限的创意伴随着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让学生的动手创作得以充分展示。笔筒、花盆、拖鞋、烟灰缸……尽管他们的作品还很幼稚,但正是在这种幼稚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树立了创新观念,学会了创新方法。
在完成作品后,老师还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全时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我是属马的,所以我做了一匹马”,“我想在我做的花盆里栽上仙人球”,“我想把我亲手做的笔筒送给爸爸”……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举着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充分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3)关注社会生活,发展综合能力。我们学校还开展了陶艺节活动,各班先指导学生按动物、人物、生活、科技等系列进行陶艺制作创新实践活动;再举办班级陶泥作品特色展示和班级交流活动;然后举行校级陶泥作品赏析活动;最后举办陶艺制作小报展示。在操作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如爱好摄影的学生可以拍摄一些学生制作的作品汇成相册,精通电脑的学生可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制作信息卡或设计电脑小报,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学生可以撰写活动日记或课题小论文,形式不拘一格。
陶艺教育动手动脑,寓教于乐,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体现了综合学科的整合性和通用性,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把陶艺列入到学校教育中来,让艺术的门槛大大地降低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小到一只随意捏制的碗,大到装水的大瓮,只要赏心悦目,无不视为一件陶艺的艺术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只要我们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進行陶艺文化的熏陶,利用环境育人、生活育人,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相信陶艺教学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