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通用15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垃圾分类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班级:
姓名: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方式:
调查结果:
1.许多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不了解,也有的人对垃圾分类的行为不支持。
其中34.8﹪的人认为是设施不全,无法分类投放;30.9﹪的人认为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13.42﹪的人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分类;13.29﹪的人是因为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3.15﹪的人觉得麻烦;2.31﹪的人是出于对职能部门不信任,认为将来还会将所有垃圾合在一起,现在分了也白分;还有2.13﹪的人认为此举没有意义。 2.人们对垃圾分类不了解的主要原因:
(1)政府没有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教育
(2)除了专业人士,目前中国的普通人士基本上只能凭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的类别。
(3)公民环保意识不够强3.垃圾分类的意义:(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大部分人不了解垃圾分类
2.垃圾分类设施可能还不够完善
3.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做到不够到位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1.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教会消费者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可将一个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段或建立几个独立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应逐步细化。垃圾分类搞得越细越精,越有利于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回收玻璃、纸、塑料和金属类包装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电池灯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须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说明,指导消费者使用。
3.改善垃圾储运形式。对一些体积大的垃圾,应该压缩后进行储运。尤应注意的是,要对环卫局的垃圾回收车进行分隔式的改造,分类装载垃圾。充分发挥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2调查目的:通过展开地区垃圾分类情况调查和考察,调查各地方垃圾分类情况,从中了解如今社会垃圾分类情况,并思考本质上思考问题所在,尝试寻求解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
一、实践前期
活动前的准备,在x年5月3日我们就开会讨论,明确主题,调研方向,访问对象和具体分工等关键事情,为我们即将开始的实践活动坚实基础。
外出调查:
时间
地点
主要访问对象
主要方式
x—5—10
大学
学生
拦截式访问,调查问卷x—5—11
荔香公园
游客
拦截式访问,调查问卷
x—5—17
阳光荔景小区
社区家庭
上门访问,调查问卷
x—5—18
桂庙新村小食店
店老板
上门访问,调查问卷
外出调研前,我们先准备调查问卷,以及问题的制定,以及做好明确分工和分组,作简单的礼貌培训;一同到达目的地后根据组长所分配任务,去调查访问;
大学垃圾分类调查:
受调查人群为学生,校内清洁工以及垃圾站工作人员,同时我们也参看某些工作人员工作流程,亲身感受他们的工作以获得更多的资料。同时我们也派发调查问卷,尽量注意分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院的同学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
荔香公园
受调查人群为观光旅客,公园游客,公园内的清洁工,一些公园管理等,针对公园人流量大的特点,游客身份有多重等特点,我们不仅安排大量的.调查问卷,设计更多的问题,以各种方式与访问对象交流,以或更多的信息。
阳光荔景小区
受调查对象主要为一些家庭以及小孩,通过访问了解人们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父母在垃圾分类上是否为孩子树立模范,对孩子的教育有没注重过这些方面,孩子有没真正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等等,有助于我们了解进行垃圾分类的困难所在。
大学桂庙新村的小食店
受调查对象是店员、店老板,访问了解老板对不同垃圾分类是否支持,愿意出一份力;店员在垃圾分类的情况;
后期数据分析处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地方的人群分派调查问卷以确保调查的平衡性。其中我们派发400份调查问卷,回收390份。
在其间我们的调查首先发现,人们对垃圾分类概念甚为模糊,很少进行垃圾分类,一般是一概扔掉。调查中发现大约占52。08%会在进行垃圾分类,但这大多局限与可卖为和不可卖,作为废品分开。
然后我们发现,许多人连一些基本的知识不了解或不注意到。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道有关垃圾分类常是的题目:“即黄色垃圾桶装什么类型的垃圾。”结果显示,只有我们所调查的390人中人,只有30人即占33%是能准确回答问题。如下图所示:
1:金属易拉罐;2:硬纸板;3:废报纸;4:玻璃器皿
这其中向我们显示出,人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还有进一步提高,甚至即使有垃圾分类这样的回收分类机构,碍于人们的不了解和疏忽,远远未做到垃圾分类。
虽然说是人们的一些生活知识不了解,但从上还是人本身的态度问题,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大家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接着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人还是愿意在家就垃圾,这是很不错的,只有靠大家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普及,真正做到环保,有效的利用资源 ……此处隐藏23666个字……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这些垃圾是可以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为有机肥料或饲料的。
废电池:废电池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电池可提取稀有金属锌、铜和二氧化锰。
六、我们的建议:
1、通过宣传,使民众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在居民区、菜市场、医院、工厂等地方设置分类垃圾箱,便于环卫工人对各种垃圾分类处理。垃圾是公害,但是只要我们用垃圾分类的方法来处理,是完全可以把垃圾从敌人变成朋友的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4一.题目的提出
现在是xxxx年,科技飞速增长,人均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是你是否注意过,在垃圾桶旁边,垃圾到处都是,并且随着垃圾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差。星期五的时候,我们就来到了天子岭垃圾厂,借这个机会,我们去观察一下。
二.观察后的发现
我们虽然没有去实地窥察,但是却从他们那儿的小剧院,知道了清理垃圾的根本流程。
(1)同样,他们也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厨余垃圾四类。
(2)可回收垃圾将要送到回收站,将进行回收利用。
(3)不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用焚烧添埋两种方式处理,焚烧可以将垃圾变成沼气;沼气可以发电是一种绿色能源,添埋可以用时间来让这些垃圾腐烂,但是必须要在上面铺一层塑料布,为的是让雨水不会进到垃圾里,增加污水处理。
(4)厨余垃圾则是利用一整套设备,将厨余垃圾变成精美的肥料。
我们还去了由天子岭人员自己造的生态公园,那边绿树成阴,群开怒放,非常漂亮,到处都是一些黑色的管子,听事情人员说,那是输送沼气的管子。更让我吃惊的是在它们的展示馆里,了解到现在我国曾经是一个垃圾大国,成了一种垃圾围城的地步,就北京一个地方邻近就有几十个添埋厂。更让我吃惊的是在它们的展示馆里,有他们自己的`收受接管物品制作的东西,如用各色吸管做了凡高的星空画;用无数绿色瓶盖构成了一个绿字,甚至还用废弃的金属造了一辆摩托车。
三.分析
此次窥察让我们认识打听天子岭垃圾厂是一个管理良好,事情周密的垃圾厂,但是有一些垃圾厂去不像天子岭一样。所以,我但愿我们能做到分类垃圾,并且不浪费任何东西,才能让我们地球成为一个艳丽的天下。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5引言:高校校园内产生的垃圾有着它独特的特点,我们于20xx年12月对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各专业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从同学们垃圾分类的意识以及对学校现行分类措施来了解大学垃圾分类为什么仍旧无法实施,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垃圾分类现状、施行程度、改善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研究大学校园内有效地垃圾分类措施。
2.调查范围: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3.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对大学垃圾分类情况抽样调查,调查校园不同区域的垃圾分类设置。
4.调查时间及事件:
20xx年12月20日:调查分类垃圾桶设置情况。
20xx年12月21日:向学生以及后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20xx年12月22日:调查结果汇总。制作统计数据表。
20xx年12月23日:完成调查报告,征求相关老师更改意见。
二.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数:200
第一个表格表明在受调查184人中有30人满意校内的垃圾分类措施,50人不满意,108人觉得一般。
第二个表格表明138人觉得有必要在校内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设施,我们可以看出近一半的人对学校现有垃圾分类设施一般,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有必要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设施。可见大学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成为实现垃圾分类的客观阻碍之一。
第三个表格可以看出68人有分类丢垃圾的习惯,78人偶尔有丢垃圾的习惯,42人没有分类丢垃圾的习惯。可见大部分学校有一般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还有小部分人则没有。
第四个表格表明有3/4的人没有将垃圾分类回收的习惯。可见大学生还没有垃圾回收的意识。主要是嫌麻烦,回不回收无所谓。所以加强思想上的教育尤为重要。
第五个表格反映出大学生对垃圾分类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可见大学生对垃圾分类有基本的了解。
第六个表格可以看出垃圾分类困难主要是同学们自己的意识不强,其次是学校的垃圾分类措施不完善。
第七个表格和第八个表格说明近3/4的'同学希望学校增设垃圾桶并表示愿意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可见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是很高的。
三.问题及思考
总的来说,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现状不是很满意,大家都看到了现行的垃圾分类制度存在无问题。大家有分类意识,但意识欠缺,加上其它客观因素使得分类措施无法得到落实。垃圾设施的不统一使得分类意识逐渐削弱。
四.解决建议
1. 校园设立分类垃圾桶
2. 分类垃圾桶的改革。总体来说,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机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由于大学校园里各个区域分类比较明显,因此在各个区域里产生的垃圾种类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设立分类垃圾桶时,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产生的垃圾种类来设立不同的垃圾桶。
3. 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在校园内进行宣传。调查中显示,高校学生虽然是高素质人群,但是由于专业的限制,平时并不接触最基本的环境知识,所以对于垃圾可否分类,如何分类并没有足够的知识。这也是分类中最大的瓶颈,因为缺乏知识就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进入垃圾分类的行列,给分类增加了很多困难。
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
为充分了解我们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垃圾的处理情况进一步培养我们同学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我院垃圾分类的调查,请各位同学抽出时间积极配合,认真作答。
1. 你对学校的垃圾与分类措施是否满意? A. 满意 B. 不满意 C. 一般
2. 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措施? A. 有 B. 没有 C. 无所谓
3. 你在学校有分类丢垃圾的习惯吗? A. 有 B. 偶尔 C. 没有
4. 你在宿舍有将垃圾分类回收吗? A. 有 B.没有
5. 下列日常垃圾中你认为哪些是可回收的?(多选) A. 废纸 B.塑料 C.玻璃 D.金属 E.废电池 F.砖瓦瓷砖 6. 你认为进行垃圾分类困难是因为( ) A.学校垃圾分类措施不完善 B.自己的意识不强 C.后勤人员工作不到位 D.其他
7.你希望学校增设垃圾桶吗? A.希望 B.无所谓
8.若学校严格规范垃圾分类措施你愿意遵守吗? A.愿意 B.不愿意
问答题:
9. 中国的垃圾一般分为哪四类
10.你对学校的垃圾分类措施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