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查报告

环境调查报告

时间:2025-09-21 17:22:42
(热门)环境调查报告

(热门)环境调查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环境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环境调查报告1

关于《空气也是生命之源》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各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污染,保护空气,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面我就空气保护问题对20人做了调查:

一、请问您注意保护空气吗?

二、xxxxxxx

二、你会主动义务帮助保护空气吗?

三、平时看报、新闻会对空气方面引起重视吗?

点评:由以上调查看来,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没有过多的关心和重视。

地球上共同的空气问题是: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

之一,虽然含量很低,却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被极度破坏,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2、淡水资源危机。地球地面虽然2/3为水覆盖。

但是97﹪是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3﹪是淡水,而其中2﹪是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5﹪可供饮用。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

3、土地荒漠化。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

全球现有20多亿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全球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荒漠化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

后记:人们经面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空气,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成为宇宙中的一个遥远的历史。

结论:现在我们大家是不是对目前的空气有些忧虑呢?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空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踩踏草坪;不污染水源;节约用水。保护空气,我们责无旁贷。

环境调查报告2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海拔1612米—2798 米,居陇山西侧,位渭河上游。东与通渭县相接,南与漳县、武山县毗连,西与渭源县相邻,北与定西县接壤。县界域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52公 里,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2万亩,至20xx年底全县人口约51万。县城距省城兰州约210公里。

陇西县属黄河流域,境内分渭河、祖历河两大水系,渭河水系流域面积2364km ,渭河以南有连峰河、科阳河、西河、南河、辽西河、锁峪河、曲家河七条支流,渭河以北有秦祁河、鱼家峡沟、大咸河、洗马沟、跑龙沟、妙娥沟六条支流。祖历河水系在陇西县仅有定西关川河上游少部分流域,境内流域面积45 km。

一、城市水系水体现状

县人民政府设在巩昌镇,县城辖巩昌、文峰两镇,总面积约100 km ,人口约20万。区域内驻中国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北铝加工厂(113厂)、世界李氏文化中心、中医药产业园、甘肃文峰经济开发区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6国道、209省道绕城、穿城而过,是一个交通便利、文化厚重、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县城西面有西河、北面有渭河、东南面有南河、南面有陇丰渠,“三河一渠”紧紧环抱县城,此外,锁峪河、辽西河、大咸河、曲家河环绕文峰由西及东汇入渭河,水系发达,但水资源极其短缺,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汛期遇雨或春季有消冰水时河道有水,平时断流。

1.河流。陇西县城市区河流主要有渭河及其一级支流西河、南河、锁峪河、辽西河、大咸河、曲家河七条。多年平均自产径流6650万m ,入境10030万m ,地表水资源总量16680万m ,其中渭河以北水资源量6450万m(其中自产5330万m,入境1120万m );渭河以南水资源量10230万m (其中自产1320万m ,入境8910万m )。

2.湖泊水库。原城区鼓楼东面有中林池、南山脚下有南水坑、北关有大水渠、北环有增容池4处低洼区,均为自然池塘,常年蓄水,防洪调蓄能力较强,城区未发生大涝大灾,同时增大了城市水域面积,水池周边绿树成荫,给市民以近水、亲水的美好环境。随着市民增多、大量垃圾倾倒入池,加上近年来干旱少雨,池塘水位下降、水面缩小,池塘逐渐占用,特别是自20xx年大规模城市建设以来,自然池塘陆续被全部占用,未建新的水库或池塘。现城区内无一处(个)湖泊水库。

3.地下水。陇西县城区地下水总补给量约3300万m ,因城市生产生活、工农业用水打井55眼。目前部分井因地下水位下降而出水不足,甚至枯竭停用。

二、城市水资源评价

1.数量评价。我县境内虽然有渭河干流通过,但径流量极少,特别在干旱月份,常常出现河水断流现象,经计算渭河多年平均干流经流量735万m ,渭河一级支流,年总径流量5915万m ,总年径流量6650万m ,但大多数径流由局部暴雨洪水形成,集中在7、8、9三个月。洪水由于水量大,挟带泥砂多,历时短(一般仅为2—3小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利用,加上渭源县在渭河上游修建水库及截流工程,使得渭河年径流十分有限。渭河南北虽有13条支流(其中渭河以北6条,渭河以南7条)分别进入渭河,但自产水量很少。整个现状是:南部支流产流多于北部支流,但产流很少,90年代以后断流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鱼家峡沟、南河等基本不产径流,多时干枯;大咸河、秦祁河平时所产流属苦咸水,基本上无利用价值。总之陇西县由于13条渭河一级支流产流少,加上渭河干流从渭源地域进入的水十分有限,我县属于水资源短缺区。据20xx年定西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我县水资源进行计算,年平均共有水资源量16680万m ,其中地表水13500万m ,地下水3180万m 。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3300万m,自产水资源总量6650万m。在现有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7180万m ,其中地表水4000万m ,地下水3180万m 。按自产水资源量计,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35 m ,亩均水资源量55.7 m ,分别为全国水平的1/17和1/28,是全省人均水平的1/9和1/7,按国际划分标准,属于人均低于500 m 的重度缺水地区。

2.质量评价。我县水资源质量总体来说渭河干流河谷区好于大咸河河谷区。就渭河河谷区而言,首阳地区水质最好,文峰地区水质较差,水质自西向东逐渐变差,原因是秦祁河(苦咸水)、大咸河(苦咸水)进入渭河所致。另外,渭河以南河沟水质好于渭河以北支沟水质。在大咸河流域,马河镇以上水质最好,马河至通安段水质次之,通安以下地下水质越来越差,由于碱性大,矿化度高,不要说人畜饮水不能利用,就是灌 ……此处隐藏20638个字……人,有197人表示愿意参加或很愿意参加。这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我们的宣传行动可以从老年人带头做起。

三、看法和建议: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使我对岳滩村部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其实目前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可以明确透露出岳滩村村民有着比较强的环保意识,但是其环保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保意识,良好的环保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针对目前岳滩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现状和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如何加以处理和改善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下面我就针对这两方面分别谈谈我的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从居民自身着手,这是改善环保现状的前提条件。

第一,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

环境调查报告15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精准治污思想为指导,对交通运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工作重点,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多次召开专题党组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精神。市局分别于4月份和6月份召开全市区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会议,听取各区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对道路扬尘防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区县局进行了约谈,有关区县进行了表态发言。

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各区县道路扬尘防治工作进行点评,督促区县坚持工作精准发力和靶向治理。

二是细化工作职责。调整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道路扬尘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成立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和重型营运柴油货车整治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专班工作方案,明确专班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清单,为开展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是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对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信访举报件和省大气强化督察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共梳理问题44个。要求区县进行全面复核,并由市局领导带队对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督促区县全面排查,举一反三,切实整改到位,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坚决杜绝“假整改、真销号”现象发生。

二是强化道路扬尘防治。对普通国省道进行全面排查,指导区县交通运输局对农村公路进行排查。将216km深度保洁普通国省道路段(含12个环境监测点周边3公里内的75km普通国省道)、部分重点农村公路及平交土路口、建筑工地出入口、弯道陡坡等易带泥上路和漏撒路段,纳入扬尘污染重点区域。将重点区域保洁里程、保洁频次、作业时间及保洁资金等以正式文件印发各单位和各区县交通运输局,明确保洁单位和监管单位责任,督促各单位切实抓好重点区域道路扬尘防治。强化路面维修,通过季节性小修和应急小修手段,提升路况质量,减少路面扬尘。加强超限超载查处力度,严查路面洒漏,全市出动执法人员9867人次,检查车辆16238辆,查处扬尘撒漏违章车辆149台。

三是狠抓施工扬尘防治。对全市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施工工地进行全面排查,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6个100%”,推行湿式作业法。沥青拌和站一律采用天然气加热。加强科技投入,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安装在线监测设备。通过施工现场、拌合站摄像头对施工扬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拌合站安装pm2.5检测系统,并实现数据实时上传。各项目拌合场站、预制场、中桥施工现场安装监控终端20套,拌合站安装在线监测系统5套。督促施工单位禁止使用国ⅲ标准柴油施工机械及车辆,定期检查更换车辆尾气排放装置,安排专人负责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

四是持续推动国三重型柴油营运货车整治。对重型柴油营运货车再次全面筛查,摸清底数,全市共有国三柴油营运车辆9010辆。加强对国三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政策宣传,入企入户讲政策,引导广大车主主动淘汰,强化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引导大型货运企业率先淘汰,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20xx年1-6月,共淘汰国三重型柴油营运车辆1110辆。积极引导车辆加装颗粒物捕集器(dpf),实现dpf运行状态数据上传,部门对加装dpf车辆办理市区通行证,提升运输企业加装dpf的积极性。至6月底,全市加装dpf重型柴油营运货车637辆。

三、加强督导检查

一是对重点区域进行突击检查。市局分管领导带队,多次对重点区域国省道和道路施工工地扬尘防治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督促道路保洁单位按照《方案》的要求做好路面清扫保洁,要求道路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施工扬尘防治6个100%,将工作压力传导到了一线执法人员、工程建设、养护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

二是加强日常督导检查。坚持开展好道路扬尘月度督导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区县,督促问题整改到位。1-6月份共组织月度检查6次,发现问题113个;加强对高速路和国省道施工扬尘防治的检查力度,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施工扬尘进行管控,安排专人不定时利用无人机对全线施工区域进行航拍,发现裸土覆盖不严及扬尘问题,及时进行覆盖、洒水降尘。1-6月份共下发检查表28份,发现问题50余个,全部整改到位。

四、存在问题

一是扬尘污染源头治理力度仍然有待加强。公路两侧环境复杂,两侧的粉性物料厂企、建材厂、建筑工地、物流园、裸露土地等都是造成公路扬尘的重要源头,也是制约当前公路扬尘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例如:隧道至城区段多处营业户道路破损严重对国省道路面造成污染、恒星集团对过加水点对路面造成污染等。

二是道路漏撒查处力度有待加强。由于部分货车蓬盖不严、车体或轮胎较脏,造成国省道路面污染,影响公路保洁效果。例如:张台线张店、淄川段部分车辆漏撒对路面造成污染、沂源县胶海线部分货车漏撒对路面造成污染等。

三是公路深度保洁保障措施有待落实。目前,道路深度保洁方案虽已制定下发了征求区县意见,但是市政府尚未正式印发。近期,与市城管委对接,道路扬尘治理方案需要等省级环保治理方案下达后再下达。

四是公路保洁投入保障方面有待加强。今年省批复国省道日常养护专项资金压缩了近20%(今年3065万元,去年3690万元),在确保现有公路保洁频次不变的`情况下,尽量压缩其他项目开支,争取路赔、通行费等资金用于国省道养护补助,保洁资金压力巨大;另外,保洁设备存在部分老化,运行年限在8年及以上的占1/5,难以满足现代化高效率机械化保洁作业。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对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明确机关各科室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二是在继续做好道路清扫保洁、施工扬尘防治和重型柴油营运货车淘汰工作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各区县督导协调力度,积极督促区县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加强对破损路面的修复,加强路面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好车辆带泥上路和车辆洒漏的问题,减少路面污染源,强化道路扬尘防治。

《(热门)环境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