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和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任务条读取进度和衣服吊牌明白百分数其实就在身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百分号的特点,弄清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读法和写法。
2、教学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教学重点及课程引入:
1、学习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的意义:结合主题图说说百分数的意义。(课件出示)(出示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检测)
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利用两个例子对比发现
学生讨论:上传文档显示已上传20/100个文件,可不可以说“已上传文件20%”?
让学生先说说他们找到的不同之处: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因此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分数不仅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且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如20/100个,也就是说,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的后面不可以带单位名称的。
辨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对不对?(学生举例说明)
讨论:4/6和46%的区别与联系
2、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要求学生先自己阅读课本内容,再说说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4%读作百分之十四
33、3%读作百分之三十三点三
120%读作百分之一百二
(课件出示练习题)
3、小组合作探究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小组合作填表格。
(2)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逐条出示表格内容。
2探索新知
(一)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哪杯牛奶最浓?
【课件出示图片,板书5/20=15%,10/50=20%,14/100=14%】
师:那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谁能说说黑板上的15%、20%、14%表示什么意思?
生1:15%表示把第一杯牛奶看成100份,奶粉占15份。(或奶粉占牛奶的15%)
生2:20%表示第二杯牛奶中奶粉占牛奶的20%。
生3:14%表示第三杯牛奶中奶粉占牛奶的14%。
师: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分母都相同,都是100。
师:这个100是不是表示每杯牛奶都重100克呢?怎么理解呢?
生:把每杯牛奶看成100份。
师:假如按照奶粉质量占牛奶质量的20%来算,我要冲一杯200克的牛奶,需要奶粉多少克啊?
生:40克
师:这些百分数既不说牛奶情况,也不说学生近视情况,你能用一句话把百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来吗?(板书)
师:刚才我们借助百分数,帮助我们解决了“哪杯牛奶最浓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百分数随处可见。我们的'课本中就提供了一些百分数的知识,请看,这是一条学生近视情况的信息,小学生18%,初中生49%,高中生64、2%。
师:谁来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生1:小学生的近视人数占全市小学生的18%。(或把全市小学生看做100份,小学生的近视人数就占18份。)
生2:初中生的近视人数占全市初中学生的49%。
生3:高中生的近视人数占全市初中学生的64、2%。
师:从这组数据中,你能看出哪个阶段近视的学生人数最多吗?(高中生)你们同意吗?是怎样比出来的?我看还有很多同学想说,请拿出你们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这句话中提到了多少个数?(或百分数都是几个数比较的结果啊)(2个)因此它的另一个名称是……(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用百分数进行说话练习
1、写数比赛。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写百分数。
2、用百分数知识进行说话练习。
师:你能用刚学的百分数来说明你完成任务的情况,让大家来猜猜你写了几个吗?有没有写10个的?超额完成的有吗?(师:假如我写12个呢)
3巩固提升
练习一:
两个篮球爱好者遇到一起,相互和对方吹嘘自己的投篮技术,老高说他5投3中,二黑说他6投4中,他们两人的命中率各是多少呢?谁的命中率高呢?(命中率指的是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60%<66.7%
所以二黑的命中率高。
1、读信息,说说下面哪些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1)一块布长85/100米,用去它的85/100。
解:布长85/100米不能写成百分数,用去它的85/100可以写成85%
(2)在全国每年的意外死亡统计中,车祸约占37/100。
解:车祸约占37/100可以写成37%
(3)我国某地六月降水量为351/100毫米。
解:降水量为351/100毫米不能写成百分数
(4)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100,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100。
解:占世界人口的22/100可以写成22%
(5)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是98/100。
解:出勤率是98/100可以写成98%
在实际生活中,像上面这样常用的百分率还有许多。如学生的出勤率、绿豆的发芽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树木的成活率等。
2、成语中的百分数。
师:是啊,百分数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就连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经典成语中也蕴含着百分数呢,你相信吗?请看:(课件)
(1)看成语猜百分数:
百战百胜(100%)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
3、判断
(1)12/100米是百分数。…………………………………(×)
(2)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一样。………(×)
(3)把1千克糖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千克。……(×)
(4)甲数是乙数的 ……此处隐藏24297个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实施方面的众多的差异,我们要正视这些差异、要重视这些差异,适时地、适当地改编教材,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我们这里,学生对足球是陌生的,许多同学对于“足球怎么比?”、什么是“点球”是毫无概念的,这样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真正地调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由此,我想就应改编教材,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来引入。于是想到了“篮球”。学生对于篮球是熟悉的、是有感情的,许多学生还是此中的高手。篮球比赛中的一些规则等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因此也是能够很好建构的。同时,还准备把第二个主题情境去掉,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训练来丰富对百分数的认知。
二、说学情。
《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其中包括:
(一) 生活基础
A、 篮球的东西,学生生活较常见,有的学生还乐于参与其中,对于罚球、三分球等是不陌生的。
B、 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的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见、或有所闻。如衣服上、牛奶上等等。
这些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生活经验基础。
(二) 经验基础
A、 知识经验
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以及通分知识了掌握,为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建构百分数的意义,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特别是通分的知识。
B、 活动经验
在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意识导向的作用,而众多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也在正面或反面提供了问题索引。为本节课的开展,打下了较丰实的活动基础。
三、学目标
我认为,一节课的预计至少要考虑四个要素:1、课程标准理念的把握,2、学情的了解与把握,3、教学内容的了解与把握,4、教师个人特色的把握。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教师特色,上出来的课是各异的。而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点是目标的确定。
目标是活动的指南,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对于一节课具有重要的导向、评判的功能。本节课,在分析了教材内容以及学情之后,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认百分数,会比较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异同。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等。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亲数学的行为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法
我们说的“以学认教”,说的是要以学生学的效果以及学的状态来评判教师教的有效度,学生学的效果越好、学的状态越好就说明教师教的有效度越高。因此,我们可知:教法与学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我更倾向于把它们看作是“一体两面”的事物,教法必须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之上。学生是怎么学的?学生希望怎么学?是我们在确定教法是应深刻把握的。
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学习,他们渴求“有挑战的学习”,他们渴求能“自己学习”,因此,本节课我采取的学习方法是:
1、 情境创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明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自主、自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 合作探究。在“推荐谁去?”的问题指引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辩论、计算等,来感悟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来突破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多元的训练中,在说一说、写一写、比一比等,让学生在探究中一步一步地逼近“数学真实”。
五、说程序
本节课,我将遵循“感知——建构——应用——拓展”的`教学主线来开展教学。
(一) 谈话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上有一些数,是我们以前我们没有学过的,大家来找一找吧。
问:这些数你们认识吗?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通过学生找数来引入,激发学生有兴趣;在谈话了解对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中,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从而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 情境建构
屏幕出示:某篮球比赛的情况。有一号、二号、三号三位选手。
1、 出示投篮总数
分别是20个、25个和50个。
问:推荐谁去参加比赛?你怎么想的?讨论。
得出:只看投篮总数判断不出谁去,还要看他投入了多少个。认识到这是个有缺失的信息。
2、 出示投中个数
分别是18个、23个和47个。
问:比较两组数据,想一想,谁是冠军?为什么?讨论。
这时可能学生会想到通过比较两组相对应数字的差,一号选手差2,二、三号选手各差3,从而认定是“一号选手为冠军”。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样的推理合理吗?推理的方法适当吗?这个结果可信吗?等,或者通过反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老师也参加了,我投了一个球,没有投中;这时我投的个数与投中的个数差1,我能否去比赛?”让学生明了此中的不合理性,从而想出以“通分”的方法来建构。
18/20=90/100,23/25=92/100,47/50=94/100,从而得出三号应该去。
3、 百分数的意义
A、 由分母是100的分数写出百分数
B、 教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C、 理解三个百分数的意义
D、说说生活中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P65页,读一读、说一说)
E、 学生概括百分数的意义,接着看书进行完善]
[对于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等,是本次课程改革目标中的一个重点,通过两次数据的出现,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不断地加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感悟“有缺失的信息”以及信息的处理办法。通过对情境的理解以及生活事例中对百分数的理解,不断地完善学生对百分数的感知,最终较好地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
(三) 应用提升
1、 基础训练
A、 游戏——写百分数。(让学生独立写在纸上,然后用百分数进行交流。如我写对了总个数的百分之八十,或我写对了总个数的百分之九十,我写对了几个?等)
B、 涂涂写写。(P66页,设计图案第一小题,让学生去数百格图中蓝色的格子数,想出蓝色格子占总格子数的百分之几,再想出白色格子占总格子数的百分之几,由此及彼,为今后的百分数的应用奠定意识基础。)
2、 应用训练
A、 成语转化。(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成语。如百里挑一、百发百中等)
B、 交际转化。(如,这件事一定成功,百分数怎么表示?这件事完蛋了,百分数怎么表示?等)
(四) 拓展提高
1、 用一句含有百分数的话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或收获进行总结。并送学生一句鼓励的话,成功不仅要有1%的灵感,更要有99%的汗水,如果我们每天进步一点,我们就100%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2、 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说说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